- N +

2024年险资举牌潮:规模创近四年新高,背后原因深度解析

2024年,险资举牌活动异常活跃,创下近四年新高。平安人寿以举牌工商银行H股为代表事件,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2024年险资举牌潮的规模、参与者、标的类型以及背后的深层原因。

规模创近四年新高:

2024年,险资举牌次数达到20次,涉及18家A股和H股上市公司,涵盖能源、基建、环保、银行等多个领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21年险资举牌仅出现1次,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为7次和9次,2024年的活跃程度显著提升。其中,平安人寿、新华保险、利安人寿以及长城人寿等险企均有参与。值得注意的是,长城人寿全年举牌8家上市公司,成为最活跃的险资参与者。

参与者及标的类型:

参与举牌的险企既包括大型国有险企,也包括一些中小型险企。标的类型较为多元化,涵盖银行股(如工商银行)、券商股(如海通证券)、医药股(如国药股份、上海医药)以及其他行业龙头企业。其中,长城人寿偏向于投资公用事业类央企或地方国企,且近年来多次选择港股作为投资标的,这与香港市场及税收政策有关。

背后原因深度解析:

险资举牌行为的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长端利率下行: 长期低利率环境下,险资投资传统债券的收益率受到压缩,迫使险企寻求更高收益的投资渠道,权益投资成为必然选择。
  2. 政策引导: 国家政策积极引导长期资金入市,鼓励险资参与资本市场建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发展。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和监管机构的表态,都增强了险企转向权益类资产的意愿。
  3. 会计准则变化: IFRS9会计准则的实施,改变了保险公司对股票投资的会计处理方式,减少了激进投资行为,也促使险企更加理性地进行长期投资。
  4. 行业发展需求: 部分险企举牌,是为了完善其在“医、药、养”等领域的产业布局,提升保险产品的定价有效性和精准性,增强产品竞争力。
  5. 估值及股息率: 部分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的红利资产,更受长期资金的青睐。

历史回顾与展望:

险资举牌经历了高峰(2015年)、低谷(2016-2021年)和回暖(2022年-2024年)三个阶段。2015年的激进举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争议。而2016年以后的监管趋严和投资环境变化,导致险资举牌热情下降。2022年至今,在政策引导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共同作用下,险资举牌出现回暖迹象。

展望未来,随着长期低利率环境的持续和政策的持续支持,险资将继续加大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但同时也需要注意风险控制,避免重蹈2015年激进举牌的覆辙,推动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