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錦浪科技:高負債、低研發,股東利益輸送疑雲?

文章目錄

    錦浪科技:一場股東利益輸送的資本遊戲?

    當我看到錦浪科技這家公司,真的是滿頭問號!表面上,它是一家新能源企業,專注於逆變器的研發與製造。逆變器啊,聽起來多麼高大上,是太陽能發電系統的關鍵組件。但深入研究後,發現這家公司似乎更擅長玩弄資本遊戲,股東們更是樂在其中,這背後的故事簡直比八點檔連續劇還精彩。

    負債高築,股東卻樂此不疲?

    首先,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公司負債率已經突破60%的情況下,控股股東卻還能大手筆分紅。這操作,簡直是藝高人膽大!負債率超過60%代表什麼?代表公司的財務槓桿已經拉得很高,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弱。在這個時候,公司應該做的是穩健經營、降低負債,而不是把錢分給股東。但錦浪科技偏偏反其道而行,這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再融資與分紅:看似慷慨,實則貓膩?

    更讓人看不懂的是,錦浪科技在分紅的同時,還頻繁地進行再融資。2019年上市以來,短短幾年時間,就已經搞了四次再融資。這頻率,簡直比我換手機還快!再融資的目的通常是為了擴大生產、研發新技術、或者進行併購。但錦浪科技的再融資,似乎更多的是為了填補資金缺口,維持股價。而且,控股股東王一鳴家族還大方地表示,未來三年預計現金分紅所需的資金高達7.79億元。這簡直是明擺著告訴大家:「我們要從市場上圈錢,然後分給自己!」這種操作,真的是把投資人當成了提款機。

    營收增長的假象:應收帳款的秘密

    錦浪科技啊,2025年第一季的財報一出,簡直是「捷報頻傳」,淨利潤暴增859.78%,數字漂亮到讓人懷疑是不是看錯了。但魔鬼藏在細節裡,仔細一看,這份光鮮亮麗的成績單,背後卻藏著許多令人不安的財務密碼。這就像一位濃妝豔抹的美女,卸妝後可能判若兩人,讓人大呼上當。

    暴增的利潤,藏著怎樣的財務地雷?

    首先,最扎眼的就是應收帳款。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的應收帳款較期初大幅增長了24.91%,但同期營業收入增速卻只有7.24%。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公司賣出去的東西,有很多都還沒收到錢!應收帳款增速遠遠超過營收增速,這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如果這些應收帳款收不回來,就會變成壞帳,直接侵蝕公司的利潤。

    賣家產撐場面?盈利能力才是硬道理

    更讓人擔心的是錦浪科技的盈利能力。2022年到2024年,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從33.52%一路下滑到31.57%,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更是從35.09%斷崖式下跌到8.61%。這說明什麼?說明公司賺錢越來越難了!毛利率下降,可能是因為產品價格下降、成本上升、或者競爭加劇。淨資產收益率下降,則可能是因為公司經營效率降低、或者資產利用率不高。

    而且,2024年還有一個非常詭異的數據:公司透過出售子公司股權或不動產,獲得了5.01億元的現金淨流入,佔當年淨利潤的比例高達72.54%。這簡直是拆東牆補西牆!當核心業務賺不到錢的時候,就靠變賣家產來粉飾報表。這種做法,就像吸毒一樣,只能暫時緩解痛苦,但長期來看,會讓公司越來越虛弱。錦浪科技的淨利潤暴增和基本面持續惡化,簡直就是一幅光怪陸離的財務圖景,讓人看了不寒而慄。

    高負債下的鋼索:現金流告急!

    如果說之前的財務數據還只是讓人感到隱隱不安,那麼接下來看到的錦浪科技的債務狀況,簡直讓人倒吸一口涼氣。這家公司就像走在高空鋼索上,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

    債務纏身,還敢大膽分紅?

    截至2024年末,錦浪科技的資產負債率高達60.48%,流動比率只有1.05,速動比率更是低到0.61。現金比率更是慘不忍睹,只有0.22(通常來說,健康的現金比率應該大於0.25)。這些數字都在無聲地尖叫: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已經亮起了紅燈!簡單來說,就是公司欠了一屁股債,而且短期內很難還清。這種情況下,還敢大手筆分紅,簡直是瘋了!

    缺錢也要任性?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更令人窒息的是錦浪科技的債務結構:總債務高達111.6億元,其中短期債務就佔了28.51億元。而同期公司可自由支配的資金只有9.59億元。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公司手頭的錢,根本不夠還短期的債務!資金缺口之大,足以讓任何一個財務總監徹夜難眠。更可怕的是,錦浪科技自己也承認,2025年至2027年的流動資金缺口將達到4.71億元。這就像一個無底洞,永遠也填不滿。

    屋漏偏逢連夜雨,錦浪科技的籌資活動現金流淨額在2025年第一季度驟降119.85%,跌至-3.15億元。這說明什麼?說明公司融資越來越困難了!銀行不願意貸款,投資者也不願意買單。在一邊是債台高築,另一邊是融資能力枯竭的情況下,錦浪科技卻仍然在推進大額分紅計劃,這簡直就是在懸崖邊上跳舞,稍有不慎,就會墜入萬丈深淵!

    大股東的煉金術:掏空公司?

    現在,讓我們來揭開錦浪科技這場資本遊戲的真正面紗。其實,這一切都源於大股東王一鳴家族精心設計的一套「煉金術」,他們把上市公司當成自己的私人銀行,予取予求,最終目的就是把公司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

    王一鳴家族的如意算盤:左手募資,右手分紅

    王一鳴家族的操作模式非常簡單粗暴,但卻屢試不爽:首先,他們透過高比例的股權,牢牢掌控公司的控制權。然後,他們推動大額現金分紅,把公司的錢分給自己。接著,他們製造資金缺口,讓公司陷入財務困境。最後,他們啟動再融資,從市場上圈錢,填補資金缺口,同時也稀釋了其他股東的權益。

    五年四度再融資期間,錦浪科技累計現金分紅3.62億元,而王一鳴家族憑藉45.8%的持股比例,輕鬆將超過1.6億元收入囊中。這簡直是空手套白狼!用別人的錢,為自己謀取私利,這種行為簡直是道德淪喪。

    市場的警鐘:投資者不再買單?

    當然,市場也不是傻子。當大家發現錦浪科技的種種貓膩後,也開始用腳投票。2025年第一季度,主力資金淨流出4554.66萬元,佔成交額的5.74%。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有大量的投資者正在拋售錦浪科技的股票,不再相信這家公司。

    機構投資者也開始撤離。香港中央結算公司持股比例下降了0.622%,廣發小盤成長混合基金也減持了0.838%。這些機構投資者都是專業的投資機構,他們的研究能力和風險意識都非常強。他們的撤離,無疑是對錦浪科技投下了不信任票。

    捨本逐末?研發經費遠遜於分紅

    更令人感到諷刺的是,錦浪科技在研發投入方面卻非常吝嗇。2025年第一季度的研發費用只有0.85億元,而未來三年計劃分紅卻高達7.79億元。這說明什麼?說明錦浪科技根本不重視技術創新,而是把更多的錢用來回饋股東。這種捨本逐末的做法,無疑會掏空公司的長期競爭力,讓公司在未來的競爭中處於劣勢。

    資本遊戲的邊界:誰來守護投資人的權益?

    當錦浪科技再次站上發審會的舞台,我真想衝上去大聲質問那些監管者:你們的眼睛是瞎了嗎?難道看不到這家公司背後的重重黑幕?

    募資16億與分紅7.8億並行,這究竟是業務發展所需,還是向大股東輸送利益?如果說是業務發展所需,為什麼研發投入如此吝嗇?為什麼公司的基本面持續惡化?如果說是向大股東輸送利益,那麼誰來保護廣大中小投資者的權益?

    資本市場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大股東們的提款機。如果任由這種掏空上市公司的行為蔓延,最終受害的將是整個市場,是所有的投資者。

    我希望監管部門能夠嚴查錦浪科技的種種違規行為,給廣大投資者一個交代。同時,也希望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能夠引以為戒,不要把上市當成圈錢的工具,而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公司的競爭力上,真正為股東創造價值。畢竟,只有健康的資本市場,才能夠推動經濟的發展,才能夠實現共同富裕。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