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Directory
龔明鑫 將接任經濟部長與AI新十大建設,助產業轉型升級
龔明鑫 將接任經濟部長與AI新十大建設,助產業轉型升級
內閣改組,龔明鑫轉任經濟部長
其實這件事的消息早有耳聞,但正式塵埃落定還是難掩台面下的政治操作破譯!龔明鑫這名字,最近在政壇超閃亮,他不僅即將接任經濟部長,還被視為賴政府期望提振財經內閣的頭號王牌。2025年這個時間點,全世界都在美國總統川普的炸裂對等關稅政策底下苦苦掙扎,台灣這邊肩負著巨大的出口壓力,龔明鑫又適逢這個尷尬的時機接棒,真的蠻讓人好奇接下來會玩出什麼新花樣。

有消息指,龔明鑫將取代屢遭抨擊的經濟部長郭智輝,他過去的履歷也不是說豪華,光是台灣經濟研究院任職的累積、國發會副主任委員、經濟部次長一路晉升,就知道他是個幹得起事的人。只不過說真的,台灣產業的轉型升級可不是紙上談談就能搞定,那些喊出「AI新十大建設」口號的,最終能不能落腳到細節才是決勝的關鍵。
AI新十大建設,希望是解方,不要變口號
來看看龔明鑫剛剛在受邀自由時報節目「官我什麼事」專訪時說的話吧,他談到美國對等關稅如何衝擊台灣,原本稅率3.3%的台灣商品,現在直接加碼到13.3%的新高,部分產業可能要哭爹喊娘了。但龔明鑫很有自信地拋出以AI技術帶領產業升級轉型的解方,並且不忘幫大家畫了一個超大的餅,行政院明年將編列311億元經費推動相關建設,試圖讓台灣出口業者在這股逆風中找到新出口。
不過你看,對比中美關稅的影響,他還拋了一個點叫「台灣拚展覽搶市場」──拜託喔,美國讓中等稅率的中國出口業直接衰退20%,這樣的政策震撼,不是多辦幾場會展就能逆轉局勢的,你台灣市場展覽的吸引力就算有,還是得靠真材實料的技術競爭力來撐場。
稅率競爭下的工具機大挑戰
龔明鑫提到了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台灣出口的工具機、機械業必須直面稅率15%的韓國與日本,喔,這點我超有感,畢竟台灣的工具機產業一直被視為南霸天,在國際舞台上過去也是有頭有臉的。但現在放到這麼尷尬的稅率擺位,你再不升級,未來真的會被同業夾殺。
不過,看到龔明鑫在受訪時提到「導入AI減免課稅、汰舊換新補助40%-50%加贷款優惠」的政策細節,能明確感覺政府焦點放在讓業者負擔減輕,還有意推動新技術落地,但你問我這是不是能長久奏效?抱歉,我的信心只保留一半。我覺得重點還是得看業者自己夠不夠給力,拿補助、搞新技術,只是一部分,能不能真的弄出有市場吸引力的產品才是真的贏家。
Corol觀點:龔明鑫能否開創新局?我覺得有點問號
說真的,看到龔明鑫這樣的背景履歷、再配上什麼「AI十大建設」的花式提案,直覺是蠻有腦袋的人,但你換個角度想一下,他真的能搞出一個產業奇蹟嗎?我覺得不一定。賴政府這次內閣改組,大半是要挽救財經局勢嘛,可常見的劇本就是把過往熟悉的一些人換到新位置,然後期待奇蹟發生。但回過頭想想,龔明鑫所掌握的資源,真的能針對美國關稅這個燃眉問題猛攻嗎?還是最後會變成不了了之的政治口水?
坦白說,單憑「AI」這種尖端技術的硬呆詞,把十個建設塞進去就叫做升級轉型,可能太簡化了。台灣產業長久以來靠的是深耕基礎、市場的精確定位,不是那種花大錢砸補助就能瞬間起飛的。就像龔明鑫說的,撐住工具機、搶市場,其實是個機會,但也是個賭局。不用把他捧得太高,接任後再看看這位新經濟部長真的能擦亮台灣出口金字招牌,還是只能編列預算唱高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