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Poseidon豪賭:1500萬美元佈局AI數據基建,重塑產業經濟

文章目錄

    AI數據基建的野望:Poseidon的1500萬美元豪賭

    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每天都有新的項目誕生,但真正能讓人眼前一亮,並且覺得“這玩意兒或許真能顛覆點什麼”的項目,其實並不多。Poseidon,一個由鏈上IP協議Story孵化的去中心化AI數據基礎設施項目,最近完成了15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由a16z crypto領投。這消息一出,立刻在圈內炸開了鍋。不是因為金額有多麼驚天動地,而是因為它瞄準了一個被忽視,但卻至關重要的領域:AI的數據基礎設施。

    想像一下,未來的AI世界,機器人滿街跑,自動駕駛穿梭於城市之間,各種智能設備無所不在。但這些AI要如何運作?它們需要數據,大量的、高質量的、而且是可以安全使用的數據。而這,正是Poseidon想要解決的問題。它就像一個在淘金熱中賣鏟子的人,不直接參與AI模型的開發,而是專注於打造AI的“數據水電煤”,確保AI有足夠的“燃料”才能跑起來。這1500萬美元,就像是在一場豪賭中擲下的第一枚籌碼,賭的是AI的未來,以及數據的重要性。這筆錢,將被用於加速構建一個面向機器人、多模態模型和下一代物理AI的全棧數據基礎設施層,以破解當前AI發展中最關鍵但被忽視的瓶頸:高質量、IP安全、可追溯的數據獲取。這是一場關於數據的豪賭,也是一場關於AI未來的豪賭。

    當AI也開始搶地盤:數據,才是新戰場的石油?

    別再只會聊天!AI的下一步:攻佔你的現實世界

    過去這兩年,AI在文字和圖像領域的發展簡直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你可能已經玩過各種AI聊天機器人,或是用AI生成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圖片。但是,如果AI只是停留在“聊天”和“P圖”的階段,那它就永遠只能是一個玩具,而不是一個真正具有顛覆性的技術。真正的AI,是要走進現實世界,去控制機器人,去駕駛自動駕駛汽車,去操控智能設備。這意味著,AI需要學習如何與物理世界互動,而這就需要大量的真實世界數據。

    數據三座大山:長尾效應、版權地雷、還有貢獻者的血汗被誰吞了?

    然而,現有的數據採集模式,卻面臨著三大結構性難題。首先是長尾數據稀缺。什麼是長尾數據?就是那些不常見、但卻非常重要的数据。比如,機器人要學習如何打開一扇奇怪的門,自動駕駛汽車要學習如何在暴雨天行駛。這些數據的採集成本非常高,而且來源分散。其次是許可與合規風險。傳統的數據鏈條非常複雜,版權歸屬不清晰,企業很難安全地調用這些數據,稍有不慎就會踩到“版權地雷”。最後是激勵機制缺失。數據的貢獻者,比如那些提供POV視頻、3D模擬、邊緣傳感器數據的人,缺乏歸屬保護和收益分配,導致他們缺乏參與意願。這就像是讓農民免費種地,然後讓資本家拿走所有的收成,誰還願意幹?

    祖克伯格的咖啡杯預言:AI要進化,得先學會『做人』

    正如Meta CTO Andrew Bosworth所言:“互聯網上再多的內容,也無法模擬人們拿起咖啡杯時的直覺判斷。”這句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AI發展的瓶頸。AI不僅需要“看懂世界”,更要“理解並行動於世界”。它需要像人一樣,具備直覺、判斷力、以及對物理世界的深刻理解。而這些,都需要通過大量的真實世界數據來訓練。所以,數據,才是AI新戰場的石油,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AI的未來。

    Poseidon:不只是一條數據管線,更是一個AI數據的華爾街?

    Story Protocol:從IP到數據,這盤棋下得有點大

    Poseidon的出現,並非橫空出世,而是站在了Story Protocol的肩膀上。Story Protocol旨在打造一個支持創意與AI資產可編程所有權、許可與歸屬的底層協議。簡單來說,就是想把所有的創意作品、AI模型、甚至數據,都變成可以像股票一樣交易的“IP資產”。而Poseidon,則是Story Protocol將觸角伸向現實世界數據和AI訓練場景的重要一步。這一步棋,下得不可謂不大。他們想做的,不僅僅是一個數據管道,更是一個AI數據的“華爾街”,一個可以讓數據自由流通、交易、增值的市場。

    數據界的瑞士銀行:安全、可追溯、還能自動分紅?

    為了解決前面提到的數據採集難題,Poseidon提供了一個覆蓋採集、標注、許可、流通、追溯與激勵的全流程操作系統。它就像一個“數據界的瑞士銀行”,確保數據的安全、可追溯,並且能夠自動分配收益。依托Story可編程的IP層和不可篡改的IP註冊系統,Poseidon確保每個數據集都經過IP許可、可追溯且可執行。這意味著,數據的貢獻者可以放心地將數據上傳到Poseidon平台,不用擔心自己的數據被盜用或濫用。同時,數據的使用者也可以放心地調用Poseidon平台的數據,不用擔心觸犯版權。

    Poseidon的核心武器:全棧數據管線、鏈上IP護盾、激勵模組火箭筒、數據市場交易所

    Poseidon的核心能力,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 全棧數據pipeline: 支持多源數據(POV視頻、傳感器、語音、合成模擬)的標準化採集與清洗,就像一個高效的數據工廠,可以將各種各樣的數據原材料,加工成標準化的數據產品。
    • 鏈上IP註冊與追溯: 所有數據以IP資產形式登記在Story Protocol上,確保出處清晰、授權合法。這就像給每個數據都打上了一個“身份證”,可以清楚地知道數據的來源和權屬。
    • 激勵與許可模塊: 貢獻者、標註者、合成模型可通過智能合約獲得收益分配,實現數據網絡的可持續增長。這就像給數據貢獻者發放“股息”,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數據的生產和共享中來。
    • 可組合的數據市場: 開發者可按許可證篩選、調用、集成數據,自動觸發許可與分潤,減少版權風險。這就像一個數據交易所,可以讓開發者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數據,並且自動完成許可和分潤。

    Poseidon想要打造的,不僅僅是一條數據管線,更是一個AI數據的生態系統,一個可以讓數據自由流動、創造價值的市場。這是一個非常宏大的願景,但如果能夠實現,將會對AI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重塑AI數據經濟:誰說數據不能像藝術品一樣被炒作?

    Chris Dixon的豪賭:a16z再次All in,這次是AI的數據命脈?

    a16z crypto創始人兼管理合夥人Chris Dixon的一句話,點燃了整個AI數據經濟的想像空間:“AI基礎模型已經耗盡了最易獲得的訓練數據。Poseidon的去中心化數據層正試圖為互聯網建立一個新的經濟基礎,獎勵為下一代智能系統提供多樣輸入的創作者和數據提供者。我們很高興支持Poseidon去解決AI發展中最關鍵的瓶頸之一。” 這番話,不僅是對Poseidon的肯定,更是對整個AI數據經濟的期許。a16z這次的All in,不僅僅是投資一家公司,更是在押注AI的未來,以及數據作為AI命脈的重要性。

    Poseidon的下一步:SDK工具箱、數據貢獻者工作站、還有許可分潤的自動提款機?

    拿到這1500萬美元的融資後,Poseidon將會如何發展?他們計劃擴展技術棧,包括SDK工具包、數據貢獻者工作站、許可與分潤管理模塊。這些工具,旨在降低數據貢獻和使用的門檻,讓更多的人參與到AI數據經濟中來。想像一下,未來的數據貢獻者,可以通過Poseidon的SDK工具包,輕鬆地將自己的數據上傳到平台,並且獲得相應的收益。而AI開發者,則可以通過數據貢獻者工作站,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數據,並且自動完成許可和分潤。這就像是一個自動提款機,可以讓數據貢獻者和使用者,隨時隨地地進行數據交易。

    Poseidon想要重塑AI數據經濟,讓數據像藝術品一樣,不僅僅是一種資源,更是一種可以被創造、被交易、被炒作的資產。這是一個大膽的嘗試,但如果能夠成功,將會徹底改變AI的發展模式,讓AI的發展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續。

    關於Poseidon:一個野心勃勃的AI數據夢

    Poseidon,一個為AI訓練流程量身打造的去中心化全棧數據層。它不僅僅是一個技術項目,更是一個充滿野心的數據夢。它夢想著連接高質量數據供給與AI模型需求,夢想著讓數據貢獻、授權許可、驗證與集成,都變得安全、合規、且具備經濟激勵機制。這個夢想,或許聽起來有些遙遠,有些不切實際。但正如所有偉大的創新一樣,它們都始於一個看似不可能的夢想。

    Poseidon的團隊,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將這個夢想變成現實。他們正在構建一個AI數據的基礎設施,一個可以讓AI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服務人類的基礎。這是一個漫長而艱鉅的過程,但如果他們能夠成功,將會對AI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期待著Poseidon能夠實現他們的夢想,為AI的未來,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