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Directory
核三重啟公投 黃仁勳談核能與延役爭議 PTT
核三重啟公投:技術巨頭黃仁勳插旗,背後藏著什麼玄機?
8月23日,今天台灣的政治與能源界絕對是在上演全民總動員,好像大家的手機都塞爆了核三公投的訊息。不僅是因為這場公投牽動了核三廠除役後是否能重啟,甚至直接攤牌「核能延役」這個燙手山芋,更誇張的是,就在昨天,輝達創辦人黃仁勳突然搭著私人飛機閃電來台,喊話說「核能是個很棒的選擇」。你說這時點有多巧?我跟你講,這簡直是公投史的神級操作!

核三重啟:不是單選題,是全台未來的選擇題
核三,但凡你對能源有點認識,應該都不會陌生。位在屏東的核三廠,本來計劃在2025年依法完全退役,對吧?但偏偏,在缺電和碳中和壓力的雙重蛇夾之下,它突然迎來所謂的重啟公投。說白了,今天這場公投,焦點就在核三是否能延役,說更明白點,就是台灣人要不要再多相信一次核能發電。
這次公投,題目雖然只有單純的「同不同意支持核三延役」,但背後的意涵很明確——如果同意,意味著核三或許還能靠政府技術安全評估,在進一步改造後繼續發電;如果不同意,那講白了就是正式劃下句點。
而就在公投前夕,黃仁勳來這麼一手,直接強調「AI需要能源,而核能是絕佳選擇」,很難不讓人把他雲淡風輕的話語,當成一種政治催票工具。
黃仁勳的局:AI、能源與台灣的新棋盤
說實話,黃仁勳這波操作神到不行。你想想看,人家可是挾著最新AI技術浪潮的救世主身份出現在松山機場,左手要在台灣設立亞洲總部,右手跟台積電、鴻海搞合作;這邊外交面剛落地,馬上在媒體面喊「核電很棒」。這麼高調的光環,直接引爆PTT和臉書熱議,甚至還讓國民黨借題發揮,拍了搞笑諷刺片,把他比喻成什麼萊爾校長,說是在幫忙吹票。看到這些操作,我是真的只能說,「政治就是這麼一攤迷霧」。
你要問我,黃仁勳真的在乎核三或核能延役嗎?我看未必。對他來說,能源只是撬開台灣市場的槓桿。AI工廠需要電力啊!不只是電力,還要穩定、不排碳又高效率的電,否則他到頭來沒辦法說服投資者,也無法滿足國際碳稅的日益嚴格標準。而核電,問題雖然多,但現階段看來,的確是解決「AI與製造業未來」最保險的選項之一。
碳中和壓力下的核三公投:不是選擇,也是妥協
這次公投讓人最焦慮的一點,就是台灣對於能源政策的兩股矛盾拉扯。一股是執著於「非核家園」的既定目標,另一股則是現實的供電危機與碳排攝壓力。
核電延役真的能解決目前的能源問題嗎?其實也不是完全沒風險。光是核廢料的去向就是個超級困難的死局,還有人擔心安全檢驗是否到位。但反過來說,缺不缺電?我們的AI產業、半導體大廠,還有每天需要的電能,誰來買單?童子賢今早投完票直接喊話「台灣不是缺電,是缺不排碳的電」,這一針見血的觀點,直接飆上各種綠能和核能支持者的討論清單。
Corol神經刀觀察室:政治與商業,早已糾纏不清
哈囉,各位朋友,今天真的Word滴喔!要不是黃仁勳跑來這麼鬧一波,我本來以為核三公投就是當一個例行新聞看看。但我現在只想說,「是在哈囉喔?」這分明就是商業運作和政治博弈的完美合體!黃仁勳這步棋,不只是替輝達AI工廠的能源需求打底,更是給台灣延役之爭加了一記催化劑。公投明明是公民的自由選擇,但現在看來呢,商業與政治的影響根本無孔不入。
說到這裡,忍不住想反問一句——當台灣政府不斷提到「核能必要性」的時候,是否真的瞭解背後延役資金、技術運維,還有核廢料困境的整體佈局?別忘了,核能發電不是「一開再見」,這是一個數十年來壓力層層疊加的超級長賽道。若選票過了延役,別回頭怪人民說選錯,因為勸票的可是你們這些能說會道的大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