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鋁合金夢想與現實的距離:友升股份IPO背後的隱憂
新能源汽車零件大廠?揭開友升股份的華麗面紗
上海友升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聽起來就像是站在新能源汽車革命浪潮之巔的弄潮兒。招股書上寫著,他們是集設計、開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專業鋁合金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專注於門檻梁、電池托盤、保險槓、副車架等關鍵零件,與特斯拉、廣汽集團、蔚來汽車等大咖車企有著“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簡直是含著金湯匙出生,註定要飛黃騰達的節奏!
但等等,先別急著All in!仔細想想,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玩家那麼多,誰不想跟特斯拉攀上關係?誰又敢保證“長期穩定”的合作不會因為市場變化而瞬間瓦解?友升股份的“專業”和“領先”究竟有多少真材實料,還是只不過是資本市場上的一種華麗包裝?畢竟,在這個眼球經濟時代,會講故事比會造零件更重要,不是嗎?
IPO之路:國泰海通保駕護航,中匯所審計把關?
2023年12月30日,友升股份的IPO申請被上交所受理,今年6月27日就順利過會,然後迫不及待地提交了註冊申請。這速度,簡直像是坐了火箭!背後是誰在推波助瀾?答案是國泰海通和中匯所。前者是保薦機構,負責幫忙遊說監管部門,後者是審計機構,負責粉飾財務報表(當然,我這裡只是開個玩笑,會計師們都是很嚴謹的)。
國泰海通的名號在業內也算是響噹噹,經驗豐富,資源廣泛,幫企業上市簡直是輕車熟路。但問題是,保薦機構的職責是發現問題、揭示風險,還是幫助企業順利過關?在利益驅動下,他們真的能保持客觀公正嗎?至於中匯所,近年來的聲譽似乎有些下滑,之前經手的項目也曾爆出一些問題。這次他們對友升股份的財務數據把關,又能讓人放心幾分呢?所以說,有了這些“專業機構”的加持,友升股份的IPO之路就能一路坦途了嗎?我看未必!畢竟,資本市場的水深得很,一不小心就會翻船。
亮麗營收下的隱憂:高負債與現金流失血
子公司爆雷:內控失靈還是管理疏忽?
招股書上寫著,2022年至2024年,友升股份的主營業務收入蹭蹭往上漲,分別是21.06億元、26.01億元和35.74億元,簡直是一路高歌猛進!但你仔細一看,這營收是上去了,母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卻也跟著水漲船高,從2022年的41.30%一路飆升到2024年的62.62%。這還沒完,2024年竟然還出現了現金流失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是-2.53億元。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友升股份賺的錢,可能還不夠還債的,而且現金流也開始吃緊了!這種情況,就像一個人穿著名牌西裝,口袋裡卻空空如也,表面光鮮,內裡虛空啊!
欠稅、環保違規:山東友升的“成長的煩惱”?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友升股份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山東友升,竟然問題纏身!這家公司可是友升股份的“現金牛”,2024年貢獻了超過四成的營收和近四成的淨利潤。但就是這麼一家“功臣”,卻在2022年和2024年分別有過被執行的記錄,還被國家稅務總局點名欠稅605.31萬元。更誇張的是,2023年還因為環保問題被罰款,理由是“使用未安裝配套污染防治設施的鋸切機,導致煙塵無法收集”。這簡直是把“環保”兩個字當成了耳邊風!
這些問題,友升股份都輕描淡寫地歸結為“內部控制不完善”。但真的是一句“內控不完善”就能解釋的嗎?一個年營收十幾億的子公司,竟然連基本的環保設施都沒裝,還敢大搖大擺地生產,這到底是管理疏忽,還是根本就沒把法律法規放在眼裡?這種“先污染後治理”的老套路,在這個時代還能行得通嗎?
財務數據羅生門:招股書與工商年報的矛盾
如果說上面的問題還只是“小瑕疵”,那接下來這個問題,可就直接關係到招股書的真實性了!招股書顯示,友升股份的全資子公司——安徽友升,2024年度的總資產、淨資產、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是4.22億元、7366.02萬元、6.82億元和1666.80萬元。但你在企信網上查一下安徽友升的工商年報,會發現這些數據竟然全都不一樣!總資產少了2329.26萬元,營業總收入少了459.38萬元,淨利潤反而多了77.2萬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友升股份的財務報表是“薛丁格的貓”,不打開看的時候,數據都是疊加態的?
更離譜的是,友升股份在首輪問詢回復文件中披露的安徽友升2022年和2023年的淨利潤,也和企信網上的工商年報數據對不上!這簡直是一場“羅生門”,各說各話,讓人摸不著頭腦。到底是招股書數據造假,還是工商年報有誤?這個問題,恐怕只有友升股份自己才能解釋清楚了。
募投項目疑雲重重:數據打架,環評報告藏玄機
雲南友升:圈地運動還是畫餅充飢?
友升股份這次IPO,打算募資24.71億元,其中一大塊是投到“雲南友升輕量化鋁合金零部件生產基地項目(一期)”。這個項目聽起來很高端大氣上檔次,說是要在雲南建一個專業的輕量化鋁合金材料生產基地,用上熔鑄生產線、擠壓生產線、低壓鑄造生產線和CNC等先進設備。但仔細一看,這個項目的實施主體——雲南友升鋁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23年3月,註冊資本5000萬元,實繳資本才4876.2萬元。也就是說,這個“輕量化鋁合金帝國”的基石,竟然是一家剛成立不久、資本還沒繳足的“小作坊”?這讓人不禁要問,友升股份到底是真心想擴大生產,還是只是想在雲南圈一塊地,然後講一個“雲南故事”給投資者聽?
投資金額、建設週期、佔地面積:哪個才是真相?
更詭異的是,這個“雲南項目”的數據,在招股書裡也自相矛盾!招股書說,一期項目總投資12.71億元,建設期24個月,其中土建施工要14個月。項目地點在雲南省昭通市昭陽經開區白沙水电铝一体化片区,要買14.41萬平方米的土地,建8.6萬平方米的廠房。但問題是,這個數據和環評報告裡的數據,完全對不上!
環評報告洩天機:10萬噸產能的底氣何在?
根據一期項目環評文件,這個項目計劃建設1條年產10萬噸輕量化合金材料生產線,總投資13億元,比招股書裡披露的金額多了2914.55萬元。更誇張的是,環評文件說這個項目“預計在2023年6月開始施工,2023年12月建成投產,施工期為6個月”,和招股書裡說的24個月建設期差了整整18個月!而且,環評文件說項目佔地面積是14萬平方米,比招股書裡少了4117.19平方米。這些數據,到底哪個才是真的?難道友升股份的招股書是“平行宇宙”版本,裡面的數據和現實世界不一樣?
更讓人迷惑的是,在一期項目的環評批復文件裡,這個項目的佔地面積又變成了14.67萬平方米。這下好了,招股書、環評報告、環評批復,三個文件三個數據,簡直是讓人眼花繚亂!友升股份,你能不能告訴我們,到底哪個才是“雲南項目”的真實面貌?還是說,你們自己也搞不清楚,這個項目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特斯拉、廣汽集團、蔚來汽車:明星客戶的光環能掩蓋一切嗎?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機遇還是風險?
友升股份最大的賣點,就是他們傍上了特斯拉、廣汽集團、蔚來汽車這些新能源汽車界的“大腿”。在招股書裡,他們毫不掩飾地強調自己與這些明星客戶的“長期穩定合作關係”,似乎只要抱緊這些大腿,就能躺著數錢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確是朝陽產業,前景廣闊。但同時,這也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紅海市場。各大車企為了搶佔市場份額,紛紛祭出價格戰、技術戰、服務戰等各種手段,整個產業鏈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作為供應商,友升股份能否在這種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並持續獲得這些明星客戶的訂單,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更重要的是,這些明星客戶本身也面臨著各種風險。特斯拉的產能問題、廣汽集團的轉型壓力、蔚來汽車的虧損困境,都可能影響到友升股份的業績。一旦這些客戶的訂單減少,或者付款延遲,友升股份的營收和利潤都將受到衝擊。所以說,傍上明星客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自身的競爭力,才能在這個充滿變數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友升股份: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友升股份聲稱自己是“專業的鋁合金汽車零部件製造商”,擁有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但事實上,鋁合金汽車零部件行業的門檻並不高,競爭者眾多。在這個行業裡,除了技術和品質,價格、交貨期、服務等因素也至關重要。友升股份能否在這些方面都做到卓越,並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更讓人擔憂的是,友升股份的研發投入並不算高。招股書顯示,他們近幾年的研發費用佔營收的比例一直維持在較低的水平。這意味著,他們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相對不足,可能難以跟上新能源汽車技術快速發展的步伐。一旦競爭對手推出了更先進、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友升股份很可能就會被淘汰。
投資者:是時候擦亮眼睛,看清真相了
總而言之,友升股份的IPO之路,並不像招股書上描述的那麼光鮮亮麗。高負債、現金流失血、子公司問題纏身、募投項目疑雲重重、過於依賴明星客戶等問題,都值得投資者高度警惕。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真相,不要被表面的繁榮所迷惑。畢竟,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