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股海餘震:誰能倖免?券商晨會迷霧,穩定幣豪賭,短劇AI泡沫,人形機器人執念。

腥風血雨的股海:昨日餘震,今日誰能倖免?

盤面速寫:一半火焰,一半冰霜

朋友們啊,昨天的股市,簡直就是一場腥風血雨的宮鬥劇!三大指數扭扭捏捏,漲的沒脾氣,跌的也不乾脆,活像後宮嬪妃爭寵,表面風平浪靜,暗地裡刀光劍影。滬指勉強抬頭,漲了0.27%,彷彿在說:「本宮還沒倒下!」;深成指和創業板指就沒那麼好運了,一個跌了0.11%,一個跌了0.45%,只能默默垂淚,哀嘆「失寵了!」。

成交量更是直接打臉,區區1.46萬億,比起前一天少了2534億!這說明什麼?說明韭菜們都被割怕了,不敢輕舉妄動,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資金都跑去哪裡避難了?難不成都去買黃金壓壓驚了?

再看看板塊,更是冰火兩重天。貴金屬、電力、人形機器人、電網設備這些,漲得紅光滿面,仿佛吃了大力丸,恨不得昭告天下:「爺要起飛了!」;多元金融、遊戲、房地產、證券這些,卻跌得鼻青臉腫,好像霜打的茄子,只想默默退場,哀嚎:「別再割我了!」。

總之,昨天的盤面,就是一個大寫的「分裂」!多空雙方勢均力敵,誰也沒能佔到便宜。至於今天會怎樣?呵呵,誰知道呢!在這個變幻莫測的市場裡,誰又能倖免於難呢?

券商晨會:韭菜的明燈,還是迷魂湯?

朋友們,每天早上最熱鬧的地方,除了菜市場,大概就是各大券商的晨會了吧?一群西裝革履的分析師,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看似在指點江山,實則…嗯,你懂的。反正聽他們的,賺錢了算你厲害,賠錢了…那也是市場的錯,跟他們沒關係!

華西證券:擁抱虛擬貨幣的狂野西部

華西證券跳出來高喊:「穩定幣是未來!香港要成為全球虛擬資產中心!」聽起來很激動人心,對吧?但是等等,穩定幣是啥?說白了,就是一種跟法幣掛鉤的虛擬貨幣。香港搞這個,能不能成功?天知道!但是華西證券在香港有子公司啊!他們說,只要香港成功了,他們的牌照就能升級,業務就能擴張,業績就能蹭蹭蹭往上漲!

所以,朋友們,你們品,你們細品。這到底是為了韭菜們的福祉,還是為了他們自己的業績呢?

中泰證券:短劇出海,掘金還是踩雷?

中泰證券又來了,這次盯上了短劇!他們說:「短劇出海是藍海!海外用戶付費意願強!AI還能降本增效!」聽起來好像躺著就能賺錢,對吧?但是等等,短劇是啥?就是那種一集只有幾分鐘,劇情浮誇狗血的迷你劇。海外用戶真的喜歡看這種東西?我表示懷疑。

而且,他們還提到AI!說AI能讓短劇製作更便宜、更快!這倒是真的,但是AI寫出來的劇本,真的有人看嗎?我更懷疑。他們推薦關注兩個方向:一是手握大量內容的公司,二是掌握AI技術的公司。說白了,就是讓你去買那些已經很貴的影視公司,和那些PPT做得天花亂墜的AI公司。

中信建投:AI機器人,別只盯著那兩條腿!

中信建投比較務實,他們說:「別老想著人形機器人!AI+機器人的機會多著呢!」他們舉了一堆例子,什麼傳感器、靈巧手、機器狗、外骨骼機器人…聽起來都很高大上,對吧?但是等等,這些東西真的能賺錢嗎?我還是懷疑。

他們還提到馬斯克的Grok 4,說推理能力提升了10倍!哇!好厲害!但是,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Grok 4能幫你炒股賺錢嗎?能幫你還房貸嗎?不能!所以,朋友們,聽聽就好,別太當真。

總之,券商晨會嘛,聽個樂呵就行了。至於信不信,就看你自己的判斷了。畢竟,在這個市場裡,沒有人能永遠正確,包括這些分析師。

穩定幣:香港的豪賭,韭菜的盛宴?

朋友們,香港這次玩大了!他們竟然要搞穩定幣!這玩意兒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就是把加密貨幣和美元、歐元這些傳統貨幣掛鉤,讓它價格穩定一點,方便大家交易和使用。但是,穩定幣真的穩定嗎?呵呵,歷史告訴我們,凡是和加密貨幣沾邊的,就沒有什麼是真正穩定的。

牌照升級:內資券商的彎道超車?

華西證券們樂開了花,他們在香港的子公司,只要能拿到升級的牌照,就能光明正大地做穩定幣的生意了!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啊!但是,朋友們,你們有沒有想過,這些內資券商真的有能力玩轉穩定幣嗎?他們懂區塊鏈技術嗎?他們能應對監管風險嗎?他們會不會把韭菜們的錢,又一次忽悠進去,然後血本無歸呢?

我覺得,這簡直就是一場豪賭!香港在賭,賭自己能成為全球虛擬資產中心;券商在賭,賭自己能靠穩定幣大賺一筆;而韭菜們,則在賭,賭自己不會成為最後的接盤俠。至於誰輸誰贏,讓我們拭目以待!不過,我個人覺得,韭菜們還是小心一點比較好,畢竟,在這個市場裡,風險永遠大於機會。

短劇:AI煉金術,還是泡沫幻影?

朋友們,最近短劇真的很火!走到哪裡都能聽到有人在討論:「你看了那部總裁愛上我的短劇嗎?太上頭了!」彷彿一夜之間,大家都成了短劇愛好者。但是,我總覺得這股熱潮有點不真實,就像一個巨大的泡沫,隨時都會破滅。

出海淘金:翻譯劇的苟延殘喘,原創劇的孤注一擲

中泰證券說,短劇出海是個好機會!他們說,把國內的短劇翻譯成外語,就能在海外大賺一筆!但是,朋友們,你們覺得老外真的會喜歡看那些劇情雷同、演技浮誇的翻譯劇嗎?我覺得他們可能更喜歡看原汁原味的本土劇。

所以,有些公司開始嘗試製作原創短劇,針對海外市場的口味進行客製化。但是,這又面臨一個新的問題:文化差異!你覺得中國人喜歡的劇情,外國人就一定喜歡嗎?我覺得這簡直就是在賭博,而且輸的機率很大。

AI變現:核心技術,還是PPT忽悠?

更誇張的是,現在連AI都要來插一腳了!有些公司宣稱,他們可以用AI自動生成短劇劇本,甚至可以自動生成動畫短劇!聽起來很科幻,對吧?但是,朋友們,你們覺得AI寫出來的劇本,真的能打動人心嗎?我覺得它可能只能生成一些毫無靈魂、千篇一律的垃圾。

而且,AI技術的成本並不低!你以為那些公司真的願意花大價錢去研發AI技術嗎?我覺得他們更願意把錢花在PPT上,然後忽悠投資人,讓投資人來為他們的泡沫買單。

總之,短劇這個行業,看起來很美好,實際上卻充滿了風險。AI的加入,更是讓這個行業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我不知道這個泡沫什麼時候會破滅,但我知道,韭菜們最好還是離它遠一點,以免被割得血本無歸。

AI機器人:人形的執念,智能的本質

朋友們,最近機器人概念又火了!尤其是人形機器人,更是被吹上了天。彷彿只要有了兩條腿,機器人就能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但是,我總覺得大家有點太過執著於「人形」了,忽略了機器人更重要的本質——智能。

國產突圍:資本加持,還是空中樓閣?

中信建投說,國產機器人產業正在崛起!他們說,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公司開始上市,拿到更多的錢,就能搞更多的研發!聽起來很美好,對吧?但是,朋友們,你們有沒有想過,這些公司真的能把錢用在刀刃上嗎?還是會像某些新勢力車企一樣,燒光投資人的錢,然後留下一堆爛攤子?

而且,上市並不代表成功!很多公司上市之後,反而變得更加急功近利,只想著如何快速賺錢,而忽略了技術的積累和創新。這樣的公司,即使上市了,也只不過是空中樓閣,隨時都會倒塌。

商業落地:人形雙足,真的能解放生產力?

中信建投還提到,智元和宇樹拿到了大訂單,要為別人代工生產人形雙足機器人!這說明什麼?說明人形機器人開始商業化了!但是,朋友們,你們真的覺得人形機器人能取代人類,解放生產力嗎?我覺得很難。

人形機器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成本太高!要讓它像人類一樣靈活,需要大量的傳感器、電機、算法…這些東西都很貴!而且,人形機器人的維護成本也很高!一旦出了故障,就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來修理。所以,即使人形機器人真的能商業化,也只能應用在少數高端場景,很難普及。

Grok 4:馬斯克的野心,韭菜的狂歡?

中信建投還提到了馬斯克的Grok 4!說它的推理能力提升了10倍!哇!好厲害!但是,這跟機器人有什麼關係呢?Grok 4只是一個AI模型,它需要和其他硬件結合,才能變成真正的機器人。而且,馬斯克的野心太大了!他想讓Grok 4控制所有的機器人,這簡直就是科幻電影的情節!

我覺得,Grok 4的出現,只會讓韭菜們更加狂熱,更加相信機器人的未來。但是,這種狂熱是盲目的!它忽略了機器人發展的現實困難,也忽略了潛在的風險。

投資真諦:別愛上概念,要擁抱數據!

所以,朋友們,投資機器人,最重要的不是愛上概念,而是擁抱數據!我們要關注那些真正有技術積累、有商業落地、有盈利能力的公司。我們要關注那些能用數據證明自己價值的公司。

我們要避免盲目跟風,我們要保持理性思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市場裡,找到真正的投資機會。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