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春季攻势下的A股暗流:技术、资金与科技股的风险提示

文章目录


“春季攻势”中的暗流涌动:A股市场策略背后的真实现象

本周股市一片飘红,沪指涨了1.56%,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也分别上涨了2.19%和1.61%。乍一看,形势一片大好,但仔细分析各家机构的策略报告,却发现“春季攻势”之下,暗流涌动。

技术面与基本面的博弈:谁在主导市场?

浙商策略认为,虽然指数强势反攻,但成交量的大幅下滑和MACD顶背离的出现,都预示着市场存在内在调整压力。这就像一场马拉松,冲刺之后必然需要喘息。他们预测,市场将通过区间震荡来消化前期涨幅,然后在3月下旬重拾升势。这种“回踩夯实”的观点,其实是在提醒投资者不要被眼前的繁荣景象迷惑,要保持谨慎。

与浙商策略不同,华金证券更强调基本面的影响。他们复盘了过去十几年A股3月的表现,发现下半月上涨概率更高,而基本面是影响下半月走势的关键因素。这意味着,投资者需要关注宏观经济数据和企业盈利情况,不能只看技术指标。

这种技术面与基本面的博弈,其实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的不同视角。一些投资者更看重短期趋势,而另一些投资者则更注重长期价值。

港股A股分化:资金流动的背后逻辑

中信策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本轮“春季躁动”中投资者面临的两大烦恼:一是港股A股分化,二是宏观波动降低。港股走牛,A股震荡,这种分化让不少机构产品业绩承压。究其原因,是本轮行情以新经济为主线,而互联网、硬科技等优质资产更多集中在港股。

更重要的是,不少公募基金没有港股通权限,或者即使有权限,可投资比例也有限制。这种制度性的限制,导致资金加速从A股转向港股,加剧了两地市场的分化。这种现象让人不禁思考,A股市场是否应该进一步放开限制,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外资回流:是真金白银还是短期套利?

海通策略指出,近期外资正在阶段性回流中国市场,但以短线灵活型为主。这意味着,外资的流入可能只是短期的,而非长期的战略性投资。

观察南下资金参与港股重估行情的程度更高,可以判断外资的操作更像是“捞一笔就走”,长期稳定型外资的占比可能并不高。这种现象提醒我们,不能对外资抱有过高的期望,还是要依靠自身的实力。

科技股的“盛世危言”:出口与政策的潜在风险

申万宏源策略强调“科技强,市场才强”,但同时也提醒投资者要关注潜在风险。他们认为,美国补库存对其进口增速的拉动高峰已过,若后续美对华关税威胁与出口自然回落叠加,基本面预期可能明显波动。

出口增速的回落并非空穴来风。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出口增速虽然有所回升,但仍然面临较大的外部压力。如果美国真的加征关税,势必会对我国出口造成冲击。

这种“盛世危言”提醒我们,科技股虽然是长期趋势,但也面临着外部环境的挑战。

AI行情的演进:从概念炒作到价值发现

招商策略深入分析了AI行情的演进,认为DeepSeek-R1大模型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AI领域实现关键性突破。他们将DeepSeek比作电动车时代的“宁德时代”,认为它使得没有大模型公司的公司具备了强人工智能能力。

这种比喻虽然形象,但也有夸大之嫌。DeepSeek的出现确实降低了AI的门槛,但真正的AI应用还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场景落地。AI行情正在经历从概念炒作到价值发现的过程,投资者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

广发策略建议关注受益于推理成本下降的AI应用、字节产业链等细分领域。这种策略更加务实,也更符合AI行业的发展规律。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