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成东“复出”申万菱信:能否助老牌公募破局?
这年头的基金圈,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前脚还在招商基金叱咤风云的贾成东,后脚就摇身一变成了申万菱信的副总,还兼着基金经理的活儿,这速度,赶上火箭发射了。
贾成东的“复出”:是金子总会发光?
要说这贾成东,也算是公募基金界的老人了。当年在国泰基金,那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后来跟着金旭跳槽到招商,一路水涨船高,管理规模也奔着200亿去了。业绩更是没得说,管理的招商行业精选,年化回报15.45%,同类排名前3%,这可不是吹出来的。
不过,去年突然卸任所有基金,让人摸不着头脑。招商基金那边说他还担任管理职务,结果没过多久就走人了。这次加入申万菱信,也算是正式“复出”了。但话说回来,这“复出”二字,用得是不是有点重?人家只是换了个平台而已,又不是退隐江湖多年。
当然,经历过招商基金的“离职风波”,现在能在申万菱信重新出发,也算是不错的归宿。只是不知道,这次他能不能带领申万菱信走出困境,重塑辉煌。
申万菱信的困局:老牌公募的转型之路
提到申万菱信,不少老基民可能还有印象。当年靠着分级基金,也算是风光了一阵子。2015年牛市期间,规模一度冲破千亿,达到了巅峰。不过,随着分级基金的落幕,申万菱信也开始走下坡路。股票投资青黄不接,规模也大不如前。
看看现在的数据,固收类基金占了七成多,权益类基金只有两成多,这比例,实在是不太健康。一个老牌公募,靠债券基金撑门面,着实有点尴尬。
申万菱信也想改变,也想在权益投资上有所突破。所以,请来了付娟,又请来了贾成东。这两位都是中观景气度驱动的选手,投资框架相似,或许能产生协同效应。但问题是,光靠换人就能解决问题吗?
投资理念的碰撞:是殊途同归还是南辕北辙?
贾成东和付娟,都是中观景气度驱动的投资风格,这听起来很专业,其实说白了就是“追热点”。哪个行业景气度高,就往哪个行业扎堆。这种策略,在牛市里当然很吃香,但在熊市里,往往会摔得很惨。
就拿付娟来说,上一轮熊市中,她的基金净值跌幅不小,主要原因就是集中在医药、科技、消费等成长板块。而贾成东,则更擅长全板块轮动,所以业绩相对抗跌。
当然,今年开年以来,成长风格回暖,付娟的业绩也开始反弹。但这并不能掩盖她过往的不足。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不应该只在顺风局里表现出色,更应该在逆风局里稳住阵脚。
现在,贾成东来了,他的全板块轮动择股策略,或许能给申万菱信带来一些新的思路。但关键在于,他和付娟的投资理念是否能融合,是否能形成合力。如果只是各干各的,那恐怕很难改变申万菱信的现状。
总而言之,贾成东的加入,对于申万菱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重振旗鼓,就看他们自己的了。而对于基民来说,选择基金,还是要擦亮眼睛,多做功课,不要盲目跟风。毕竟,自己的钱,还是要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