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甘崇緯 投資可持續能源替代事故頻傳核電

文章目錄

    甘崇緯 投資可持續能源替代事故頻傳核電

    甘崇緯:投資可持續能源,拒絕核三的豪賭

    如果要說最近台灣能源界的話題,那肯定就是核三重啟公投案了。這件事不只直接攸關台灣的電力未來,還牽扯到一個重要角色——甘崇緯,台灣綠黨的共同召集人。他在8月11日的公投案意見發表會上大力抨擊核三重啟的荒謬之處,直言台灣應該把錢投資到更靈活、可持續的能源,而不是去冒險啟動這座「黑歷史滿滿」的核電廠。

    甘崇緯 投資可持續能源替代事故頻傳核電

    核三「劣跡斑斑」的黑歷史,不是普通的鬧劇

    核三的過去啊,真的是劇本都不敢寫得這麼誇張。先說2001年,那個著名的3A事故,嚴重程度炸到不行。但最讓人背脊發涼的是2013年的那次荒謬事件——變壓器翻修期間控制室警報燈連續響了84天!但工作人員竟然視為「假警報」直接無視,母湯到令人怒火中燒。連時任總統馬英九還特地跑去核三住了一晚試圖證明安全,然而那晚仍處於「喪失外部電力」的狀態,真的超扯。

    甘崇緯就明白說了,這些事故真的不是單純的人為失誤,而是核電廠自身的系統性風險。加上核三底下還有斷層,未來地震的風險更是高得嚇人,最後可能直接核災收尾!想像一下台灣地狹人稠,福島核災的畫面重演,這後果我們真的承擔不起。

    核能的經濟豪賭 vs 可持續能源的機會

    重啟核三的費用,甘崇緯幫我們算了一筆帳,至少需要新台幣2500億元到3900億元,還得花上至少五年才能完成流程。這麼一大筆錢,難不成就要砸在這台隨時可能爆雷的老舊機器上?再加上全球趨勢明顯是逐漸淘汰核電,從2004到2023,核電機組雖然啟用了53座,但同時也關閉了104座,直接打臉那些說核電是未來的人。

    相較之下,台灣的太陽能、風能發電以及儲能設備,都已經開始有成果。綠能不僅技術越來越成熟,對國際能源政策的適應能力也更靈活。甘崇緯強調,這才是真正有未來性的投資方向,而不是冒著戰爭期間能源供應風險的核電。

    戰爭與能源:核電根本撐不起這場考驗

    好,先不要談平時的能源需求,我們換個情境,想像台灣進入戰爭時期(希望永遠不要真的發生)。甘崇緯指出,如果中國封鎖台灣,海、空運癱瘓、出口停滯,工廠不再運轉,台灣的用電量必然暴跌。換言之,我們平時的核電需求根本無法轉換成戰時有效支持。面對這種情境,核電甚至可能變成一大負擔,而更靈活的可持續能源體系才是唯一的解法。

    Corol觀點:核三重啟?不如拿錢去養一座垃圾場

    老實講,看到這次公投案,我真的有夠傻眼。核三是怎樣?把台灣當成核災實驗室嗎?那些黑歷史真的是每個字都能讀得人毛骨悚然。如果未來台灣真的出了事,誰能承擔得起這種後果?更別提超級昂貴的重啟成本,五年幾千億,到頭來還只是拿去修補一堆「機器老頭」罷了。說白了,我覺得台灣能源未來的選擇就兩條路:一條是核電的「死路」,另一條是可持續能源的「活路」。更何況重啟核三這種老舊核電廠,根本就是拿大家的錢去拼一場超級豪賭,母湯到難以置信。自我感覺良好的核電粉絲們真的該醒醒了,我們台灣人不需要這種豪賭,尤其在這塊地狹人稠的小島上,未來的能源道路只能走向穩健與可持續。

    參考文章來源: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