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一汽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展:2027年小批量应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影响

文章目录


一汽玩真的!全固态电池要来了,新能源汽车要起飞?

最近汽车圈可真是炸锅了!一汽集团的首席科学家王德平放了个大招,透露他们家早在2014年就悄悄开始研究全固态电池,而且计划2027年实现小批量应用。这消息一出来,直接让不少人眼前一亮:“哟,这不比谁喊口号都更实在吗?”

很多小伙伴可能对全固态电池这个词有点陌生,别着急,咱今天就用接地气的方式,给大伙儿整明白这个事儿到底有多牛,顺便聊聊它可能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的“蝴蝶效应”。


什么是全固态电池?别让名字唬住了

咱先说个大白话,平时咱们用的锂离子电池,里面有液态电解质,像是手机、笔记本、甚至电动汽车里的电池,都是靠这个玩意儿来传导电流的。但问题也不少——液态嘛,爱漏、怕热、容易短路,安全性不咋地。你肯定听过电动车自燃的新闻吧?多半跟这个液态电解质脱不了干系。

而全固态电池,顾名思义,电解质是固态的,直接干掉了液态那点“娇气”。这东西能量密度高、续航牛、充电快、寿命长,而且最关键的是——安全性嘎嘎高。用网友的话说,这电池就是“能打、能抗、不惹事儿”。

一汽搞全固态电池,是真有两把刷子

其实,国内外不少车企和电池厂商都在喊全固态电池,但能不能真整出来,那得看硬实力。一汽从2014年就开始悄咪咪布局,这波真有点“深藏功与名”的意思了。

你看,有些车企今天吹明天吹,最后连个影子都没见着;反观一汽,闷声干了10年,一张嘴就是“2027年小批量应用”。这就像别人还在画饼的时候,人家直接端上了一盘热腾腾的烙饼,香不香自己闻。


全固态电池牛在哪?用得着这么兴奋吗?

咱们也别光吹彩虹屁,得拿点实打实的数据和场景出来,看看这玩意儿到底值不值得期待。

1. 续航直接起飞,告别“里程焦虑”

现在买电车的人,最头疼的就是续航。标着600公里的车,冬天开空调、夏天吹冷风,一脚下去能跑个400公里就不错了。而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现在的锂电池高至少30%~50%,也就是说,同样大小的电池,能让车多跑好几百公里。

以后跑长途,再也不用抱着“哪儿有充电桩”的心思焦虑了,真正实现“电比油管得还远”。

2. 充电快到起飞,喝杯咖啡就满电

现在快充再快,充个80%也得半小时吧?有时候赶时间真是磨人。而全固态电池可以实现“10分钟充80%”,跟加油的速度差不多,真正做到了“进站加电,拔枪就走”。

想象一下,周末自驾游,服务区随便歇会儿脚,电就满了,这体验,啧啧,真香。

3. 安全性拉满,再也不用担心“电池炸了”

还记得那些电动车自燃的视频吗?一辆好好的车,说烧就烧,跟变魔术似的。全固态电池因为没有液态电解质,即便电池被戳穿、挤压,甚至明火烘烤,都不会发生热失控。简单说,哪怕你用电钻往里怼,这玩意儿也不会爆。

这下好了,晚上车停地下车库,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4. 寿命长到离谱,车报废了电池还硬朗

现在的锂电池,充放电循环个1500次左右,容量就开始衰减了。跑个七八年,电池不行了,换一组电池得大几万块,想想就心疼。

而全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可以轻松超过3000次,甚至更高。换句话说,车开个10年,电池性能还是杠杠的,二手车市场都得高看一眼。


一汽的这波操作,产业链要大变天?

全固态电池这事儿,一汽一搞,整个新能源圈的“水”都被搅活了。

1. 电池厂商:卷不死你算我输

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些电池大佬,现在的主要营收靠的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一汽的全固态电池如果真能小批量应用,那可不就是在敲打整个行业嘛——“哥几个别光顾着吃老本了,真·下一代技术来了!”

到时候,谁不跟进,谁就可能被市场边缘化。电池厂商们估计现在正开会研究:“咱家固态电池进展咋样了?不行赶紧砸钱、招人、加班啊!”

2. 上游材料厂:笑不拢嘴的“隐形赢家”

全固态电池需要特殊的固态电解质,像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这些材料都得用。到时候,生产这些原材料的厂商估计都得乐开花。

比如固态电池里常用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这玩意儿现在还不算便宜,但只要一汽带头推向市场,规模一上去,成本自然下来,相关企业直接“吃大肉”。

3. 整车厂:一场新的“军备竞赛”

一汽这波操作,别的车企肯定坐不住了。上汽、广汽、蔚来、比亚迪,哪个不得加快研发节奏?

你敢不跟?到时候别人家车续航1000公里、10分钟充满、50万公里电池无衰减,消费者脑子被门夹了才买你的“旧技术”电车。

所以,接下来几年,新能源车企的竞争格局,怕是得来一场“技术大洗牌”。


2027年能不能真用上?一汽面临的“硬核”挑战

当然,话说回来,全固态电池虽好,但真要落地,还得解决几个“拦路虎”。

1. 成本能不能压下来?

现在全固态电池的成本比普通锂电池贵得多,主要是材料贵、生产难。如果到2027年,一汽的小批量应用还保持“天价”,那消费者也只能看看热闹,真买的人不会太多。

不过,一汽的底气应该来自于这几年产业链的成熟,真到了量产阶段,成本应该会有大幅下降。

2. 生产工艺能不能跟上?

全固态电池的制造比普通锂电池复杂多了,尤其是在电池片的堆叠、界面处理上,工艺要求高得吓人。一汽得在生产线上下足功夫,否则光有实验室里的成功案例,没法大规模造出来,那也白搭。

3. 可靠性到底咋样?

实验室里跑得溜,跟真车路测还差着十万八千里。温度变化、长时间使用、高速充放电……这些都得经得起考验。

但考虑到一汽这么多年闷头苦干,估计这些问题他们早就排上了日程,咱就等着看测试成绩单吧。


新能源汽车的“下一站”:真的要变天了?

一汽的全固态电池计划,无疑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打了一针“兴奋剂”。

未来几年,咱们可能会看到更多企业扎堆涌进全固态电池赛道,电池技术升级、整车性能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跟进……一系列“连锁反应”不可避免。

有人说,新能源车的下半场,谁掌握了全固态电池,谁就掌握了话语权。一汽这波“先手棋”走得漂亮,接下来就看他们能不能把这手好牌打得更漂亮了。

所以,咱们就静静吃瓜,看2027年,是不是能真香!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