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内地上市猪企争相布局港澳市场:高价差与产能南移的双重驱动

2024年,内地生猪供港澳市场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上市猪企积极参与其中。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内地供港澳活猪注册场数量从2021年5月的113个增至2024年12月的136个,分布省份增至10个。新希望、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龙头企业均有供港猪场入选,且多分布在南方。

上市猪企积极布局港澳市场的主要原因在于显著的价差。2024年,内地商品猪销售均价在15元到20元之间波动,而香港活猪拍卖价则维持在每公斤23.64港元到33.56港元之间(折合人民币22.26元到33.51元),远高于内地价格。东瑞股份的数据显示,其2024年上半年供港猪单价比内销单价高约3元/公斤,毛利也更高。此外,内地供港活大猪配额也逐年增加,从2021年的85万头增至2024年的144.66万头,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广东凭借地理优势成为供港澳生猪的主力军,在2025年农产品出口配额第一次分配中,广东的供港澳活大猪配额位居前列。其他南方省份,如广西、湖南、江西,也拥有众多供港澳活猪注册场。

然而,并非所有猪企都适合参与供港业务。供港手续严格,且需要承担更高的调运成本和手续费。此外,港澳市场需求有限,并非所有企业都能获得供港资质。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生猪产能呈现“南增北减”趋势。北方地区受疫病影响较大,养殖成本较高,一些企业开始将产能向南方转移,以降低风险,并抓住南方市场价格相对较高的优势。南方规模化养殖场占比更高,也更适应供港澳市场的规范化要求。

总而言之,内地上市猪企积极布局港澳市场,是高价差与产能南移趋势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供港业务存在一定的门槛和挑战,但对于有实力的企业而言,依然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利润增长点。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