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香港互认基金新规下的机遇与挑战:内地投资者热情高涨,监管需跟进

2024年1月1日,《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将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由50%放宽至80%,为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暂停内地申购的事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此次易方达基金暂停申购,主要原因是内地销售规模迅速增长,面临超过80%的限制。这反映出内地投资者对香港互认基金的巨大需求,特别是低风险的债券型基金。虽然该基金产品资料显示其并非面向内地个人投资者,但实际情况是,许多机构投资者也参与其中,共同推高了申购规模。

截至1月3日,共有127只香港互认基金,其中41只在内地公开销售,涵盖债券、权益等多种类型。一些大型基金,如摩根国际债券、汇丰亚洲债券基金等,也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然而,不同基金的申购起点、申购确认日等细节有所不同,投资者需仔细阅读产品资料。

中信建投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互认基金在内地的销售规模已达366亿元,增幅超过100%。这表明内地投资者对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日益增长。摩根资产管理也指出,目前互认基金在投资者资产组合中占比仍然较低,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与QDII基金相比,香港互认基金具有不受额度限制、份额丰富、信息披露更完善等优势。然而,其投资区域相对集中,费率较高,申赎效率相对较低,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互认基金与QDII基金具有互补性。QDII基金投资范围更广,但受额度限制;互认基金则不受额度限制,但投资区域相对集中。未来,香港互认基金应着力于丰富投资区域和资产类别,提升产品竞争力。

总而言之,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市场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平衡投资者需求与风险控制,促进香港互认基金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内地投资者,推动两地资本市场协同发展。 同时,基金公司也需要积极优化产品设计,提升服务效率,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返回列表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