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手术导航:国产医疗器械的破局之路
手术导航技术,特别是应用于微创手术的内窥镜系统,近年来发展迅速。然而,国产手术导航系统在临床画质、智能化和可靠性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仍存在差距。
文章指出,传统开腹手术存在创口大、恢复慢等缺点,而微创手术因其创口小、恢复快等优势而成为主流。手术导航系统通过影像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技术,为医生提供精准的术中定位和操作指导,但其难度远高于骨科手术导航,尤其在处理人体脏器形变方面挑战巨大。
目前,国内手术导航市场主要被国外厂商占据,国产产品在核心技术、质量和临床应用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海信医疗等国内企业正积极利用AI技术,提升内窥镜的画质和智能化水平,力图在图像处理算法、器官实时跟踪等方面实现突破。
文章提到,AI技术在提升临床画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通过海量数据训练,优化算法,使内窥镜图像达到三级医院的临床要求。在智能化方面,手术导航是内窥镜最大的应用领域,通过将手术图像与CT、核磁等影像数据融合,为医生提供术中引导,辅助精准操作。但目前技术仍存在局限性,例如在器官剧烈形变的情况下,实时跟踪能力有限。
此外,文章还强调了手术导航产品定义的统一性问题,以及国内厂商在核心算法方面的差距。虽然中外厂商在智能化导航技术上基本处于并跑状态,但先进AI算法的商业化和封闭性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因素。总而言之,国产手术导航系统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AI技术的应用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