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公投結果 罷免與核三重啟,7立委罷免案全否決

Article Directory

    公投結果 罷免與核三重啟,7立委罷免案全否決

    公投結果出爐:核三重啟不通過,7立委罷免案全數否決!

    一場政治與民意的對決

    昨天的公投完全是一場火力全開的「政治秀」,各種陣營的操作、宣傳、輿論轟炸,簡直可以寫進台灣政治教科書。核三重啟公投和7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一舉雙響的設計本來就充滿了矛盾和張力。結果呢?罷免案一張都沒過,而核三公投也卡在尷尬的門檻——434萬多同意票還是沒辦法打破法定門檻的500萬票。

    公投結果 罷免與核三重啟,7立委罷免案全否決

    核三重啟:過了民意,卻卡了法規

    核三重啟公投的開票結果簡直是最具「心理博弈」的部分。同意票有434萬張,遠超不同意票151萬多張,但門檻規定一定要超過500萬票才能成案,這就讓整場公投變成了一個「玩不到贏的遊戲」。簡單說就是:贏了感情,但輸了法規。

    老實講,投票率只有29.53%,連三成都不到,這反映出什麼?一方面是民眾對核能議題的疲乏,另一方面是對公投制度的信任感不足。再看內容,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雖然說「能源自主和核能安全已經是全民共識」,但結果到底是完全否定了重啟核三的可能性,還是開了一扇門讓未來討論先進核能的空間更大?

    罷免案全數否決:難道政治操作太明顯?

    至於這7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投票,說真的,結果根本一點都不讓人意外。羅明才、江啟臣、楊瓊瓔、顏寬恒、林思銘、馬文君、游顥,全數保住自己位置,罷免案全軍覆沒。如果要找原因,那一定是「政治操作太露骨」讓選民反感。很多人根本就懶得配合罷免團的高調動員。更誇張的是江啟臣、顏寬恒這幾個人,罷免案的不存在性甚至讓人覺得像是政治鬧劇。

    坦白說,罷免制度設計的初衷本來是要讓民眾有個機會處理那些「不適任的民代」,但你不能每次都拿來搞政治算計,最後結果只會讓大家對罷免制度感到厭倦。結果?選民用腳投票,不通過的罷免案數量直接清零。

    賴清德的「三大原則」與核能的未來

    總統賴清德在這次的結果出爐後也很快表態,提出了什麼「三大原則」——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還說政府不排除探索先進核能技術。誠意十足,但說真的,這些話聽起來更像是「公關危機處理」,要嘛哄哄支持核電的民眾,要嘛安撫反核電的批評者。

    所以台灣的核能問題到底要怎麼解?賴清德也認真提到未來要依照法規進行自主安全檢查,核安會還要廣泛收集意見。但問題是,台灣現在的能源結構和供給根本擺脫不了大宗電力需求,不然那些動不動跳針的大規模停電事故是不是又要變成日常?這次的公投結果是不通過,但民意背後的壓力會不會逼政府重新思考核能議題,那可就言之難盡了。

    Corol吐槽:母湯,這根本是政治作秀吧!

    說真的,這次罷免和公投結果完全就是一場「大排場政治秀」啊。核三公投把核電議題炒到最高溫,好像不做決定不行,但實際上的開票數據就是打了所有人臉。同意票幾乎碾壓不同意票,但偏偏就「門檻」這個逼人的規定喀住了,連短期的民意激漲都無法動搖現實。這到底是一場民主的進步還是法規的矛盾呢?

    再來罷免案,講真的我看到傻眼,罷免案從某個角度來看根本是用來拿政治立場捉弄民眾的工具吧?你如果真的想罷免某個人,總要提出點有血有肉、具體、能打動人心的理由吧!你只用「政治分歧」就叫全民配合演戲,結果搞到大家都直接不領情。罷免失敗已經不是新聞,太多政治人物玩盡了罷免的信任值,這種結果只會讓人民不再想搭理。

    最後我只想說一句,台灣的政治與民主制度已經進步不少,但像這種政治秀和公投規則的悖論,真的只會讓人看得更沒有耐心,拜託,還有更多更重要的民生議題在等待著政府登場解決,別再浪費精力搞一些「贏了面子輸了里子」的局了,母湯,真的啊!

    參考文章來源: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