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中原大學與新北市教育局合作量子應用基地啟動,培育量子未來人才
中原大學與新北市教育局合作:量子應用基地正式啟動
如果你覺得「量子科技」這東西聽起來太遙遠,那現在真的母湯了。就在今年 8 月 18 日,中原大學聯手新北市教育局正式啟動「量子應用基地」,要讓高中職學生也能提前翻開量子的未來篇章。不誇張,這波操作直接把量子電腦帶進高中生的課堂,超級高科技、完全不含糊!
為什麼教育局要搞這麼大?
老實說,新北市教育局這次真的敢玩!局長張明文直接把四大領域通通打包,加進「智慧運算與量子資訊」、「半導體產業」、「設計與人文教育」的課程規劃裡,還開出「量子計算入門」、「打造空間美學」等實作課程。你以為只是線上教教理論?不,它是讓學生直接進到量子實驗室做實驗、操作核磁共振量子電腦那種硬核體驗。
說真的,教育局這次完全不像一般官僚慢吞吞的樣子,這種跨域整合的速度和誠意真的讓人佩服。如果還有人嫌棄教育局不務實,這裡敲醒大家:人家已經從2018年就開始搞「高中與大學共創學習媒合平臺」,到現在合作課程超過 250 門,涵蓋 18 個學群,真的很有料。
來了解一下「量子應用基地」到底在搞什麼
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這次直接秀出「量子國家隊」成員的姿態,把中原的頂尖科技資源往高中端灌,像量子電腦、半導體檢測室、全息投影教室這些超高價值場域,都對高中職學生直接開放。這不是普通的大學合作哦,這是要直接讓新北的孩子提前熟悉產業級環境,好好培養成量子新世代的人才。
你以為這次量子基地只是教育和科技的眉來眼去?不,它還結合了職涯規劃的視角。高中生不但能體驗量子計算、沉浸式攝影,甚至室內設計也有實作課程,直接幫想要跨入相關產業的學生走好第一步。教育局跟中原的這波共創課程,不但是為新北市的學生打通升學到職場的「任督二脈」,更是把未來科技的標準拉高到全國競爭力的層級。
高中生也能摸量子電腦?真的假的?
這事情真不是隨便講講。中原大學這次直接丟出 5 台核磁共振量子電腦供課程使用,還包括 2 台 3 Qubit 跟 3 台 2 Qubit 的配置!這種頂尖設備,放在國際上都是神級資源,結果不僅僅是大學生摸得到,現在高中生也能直接體驗。不知道當時看著這些量子的炫酷操作,學生們的心情是不是和我一樣:不是顫抖,就是熱血。
啟動儀式上,明德高中的高二學生陳奕愷甚至公開出來分享,自己已經決定未來要投入量子通訊研究,感覺人生方向都被重新洗牌了。不僅如此,另一位學生陳芊兒也分享,希望透過室內設計的課程能累積材質應用和規劃能力,朝自己的夢想走近一步。
今年真的是「量子科技年」嗎?
不得不說,這個年份真的挺有意思。2025年不僅剛好是「量子力學誕生 100 週年」,還被定義為「國際量子科技年」。中原大學作為「量子國家隊」的成員,這波也是完全趁勢行動。難怪校長李英明會大談中原的「向下延伸、向前銜接」策略!今年又剛好是中原創校 70 週年,這種百年和周年的雙重交錯,說是量子的一年,還真是名副其實啊。
Corol有話要說:教育局這次真的有料
老實講,教育局在大家腦海裡的印象,大多就是颱風天宣佈停課很慢、偶爾被批沒效率,但這次量子合作真的值一波讚。敢和中原大學玩這麼深度的跨領域整合,還讓學生能玩到核磁共振量子電腦,這行為真的超出一般教育局的標準操作。不過,這也讓人思考一下:這種資源分配,有沒有可能在其他縣市複製?量子科技未來畢竟不是只有新北人的專利,全台的學子都有權接觸這樣高階的教育和設備。
此外,雖然量子科技的確很炫,但它畢竟和現階段的產業鏈還有些距離。教育局和中原雖然努力在拉近這個 gap,但學生從學習到未來真的能全身心投入量子領域,大家可能還得等上好幾年。所以啦,這波操作很厲害,但別抱著馬上就有「量子時代的台灣版瑪麗居里」登場的期待,畢竟科學的路都不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