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西貢東部雨量特別高 有機會引發山泥傾瀉
西貢東部雨量特別高 有機會引發山泥傾瀉
暴雨警告持續生效 西貢東部成為重災區
昨天深夜,天文台在晚上11時45分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各區大雨磅礡。今天凌晨0時50分更是升級發布山泥傾瀉特別提示,明言西貢東部的雨量特別高,隨時可能引發山泥傾瀉。大家要知道,西貢的山地地形加上暴雨,一旦土壤吸水過量,真的隨時會出事,這不是鬧著玩的。
天文台也提醒市民,先暫時避免前往斜坡及山區,遠離有山泥傾瀉風險的地點。如果真的不幸遇到山泥傾瀉,必須立刻撤離並在安全的情況下報警。說實話,這種情況還在山區走動,不是勇敢,是母湯趕緊避開!
暴雨導致多區天災風險 激增西貢東部壓力
為什麼西貢東部成為焦點?一方面是它本身的地形特徵,這裡有大量的急峭山坡,而且土壤相對鬆散,加上暴雨帶來的侵蝕作用,這些條件組合起來,就像是定時炸彈。再加上昨晚雷雨帶的活躍性及西南季候風的配合,本港各區都遭受大雨洗禮,而西貢地區的降雨量更是高得誇張,直接進入「警戒模式」。
除了山泥傾瀉風險,西貢的主要道路和居民區也面臨嚴重水浸問題。根據市民反映,部分低窪地區已出現短時的河道氾濫,交通堵塞更是成為常態。我真的要問一下有關單位,這些問題不是第一天發生,能不能再多一點預防措施?
西貢東部的自然魅力VS山泥傾瀉風險
提到西貢,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它的自然風景如蚺蛇尖、大蛇頂等地標,這些地方平常都是行山者的熱愛地,但在暴雨天氣下,風險和挑戰直接拉滿。尤其像蚺蛇尖這條被冠以「香港第一險峰」的行山路線,即使在天氣穩定的時候,都有不少人迷路或受傷。
今天這麼誇張的雨量,請大家真的別因為愛行山而不顧安全,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是永久性的遺憾。更母湯的是,那些自己覺得無所謂、不怕危險的行山愛好者,常常搞得救援隊疲於奔命,既浪費資源,又給救援人員帶來不必要的風險。根本是在哈囉吧?
Corol觀點:香港的天災準備真的還不夠
說真的,像今天這種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但香港的防災準備真的讓我看不下去。西貢這邊降雨量特高不是新聞,山泥傾瀉也屬常見災情,那防災機制呢?除了天文台一句警告,實際的預防措施有沒有來遲?我每次看到大雨一來,交通癱瘓、居民受困,心裡只有一個問號:為什麼責任相關的部門好像事後才在擺爛?
再來,西貢的地形和暴雨組合,根本就是「天然危機」,說白了,這些地區的居民和環境風險更需要平時的監控和排洪設計,但你別說還真是無感。政府的整個應對系統都像是碰到事才臨時抱佛腳,然後過陣子又忘記,再來一次黑雨繼續爆雷。這種死循環不打破,香港人只能每年看著自己的城市在暴雨下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