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币圈“维基解密”横空出世?押注真相,All in FactCheck!

Base鏈上新型押注平臺factCheck主網上线:專注事實真假核查

Base鏈上迎來了一個新穎的押注平臺——factCheck,它已正式上线主網。與Polymarket專注於預測未來事件不同,factCheck的核心在於對已發生事實的真偽進行押注。這是一個獨特的市場定位,旨在利用群體智慧的力量來驗證信息的真實性。

factCheck:維基解密+互聯網資本市場的調查性新聞平臺

factCheck將自身定位為一個“事實核查市場”,目標是通過巧妙的財務激勵機制和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來有效打擊虛假信息。創始人Prithvir Jhaveri 雄心勃勃,希望factCheck能成為一個用戶分享全新消息的樞紐,最終發展成一個集“維基解密”的信息披露能力與“互聯網資本市場”的激勵機製於一身的調查性新聞平臺。

創始人Prithvir Jhaveri:連續創業者,背景深厚

根據RootData的數據顯示,factCheck已獲得AllianceDAO的投資。目前,factCheck公開的團隊成員僅有創始人Prithvir Jhaveri。他畢業於杜克大學,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連續創業者,在金融和人工智能領域都擁有深厚的從業背景。Prithvir Jhaveri的履歷包括在摩根大通擔任分析師,以及在一家AI公司擔任產品經理,他還曾在硅谷的孵化器Z Fellows工作。

factCheck前身:加密資產管理和情報分析平臺Loch.one

從Prithvir Jhaveri的推特信息可以推斷,factCheck的前身很可能是加密資產管理和情報分析平臺Loch.one。Loch.one 曾提供實時鏈上數據分析工具,幫助用戶追蹤錢包地址、監控資產表現,並及時獲取新代幣的動態。此外,Loch.one 也曾嘗試過基於押注的事實核實市場。目前看來,Loch.one似乎已將重心完全轉移到事實核實押注市場,並以全新的品牌factCheck重新出發。Loch.one 的官網現在會直接引導用戶訪問factCheck。Prithvir Jhaveri 尚未公開說明這次業務重心轉變的原因。

傳統新聞打假的痛點

新聞打假並非新鮮事物。早在2000年左右,就湧現了一批類似的網站。例如,與factCheck同名的非營利性事實核查網站FactCheck.org,成立於2003年,並在國際上享有盛譽。FactCheck.org 因揭露公職人員的欺騙和謊言而屢獲威比獎。

然而,這些傳統的事實核查網站也面臨着一些難以迴避的痛點:

  • 營收模式: 主要依賴基金會捐贈、企業資助和個人捐贈。這種依賴外部資金的模式容易引發公衆對其獨立性和客觀性的質疑。

  • 調查範圍和手段: 調查範圍和手段有限,主要集中在政治領域,依賴記者、研究人員或衆包模式。

  • 核查結果爭議: 對複雜問題的判斷可能存在主觀性,尤其在政治敏感議題上,核查結果容易受到不同政治派別的質疑。此外,在處理涉及科學或技術問題的核查時,可能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權威性。

    factCheck:鏈上打假+AI驗證,能否顛覆傳統?

factCheck 本質上是將傳統的新聞打假模式搬到了區塊鏈上,試圖利用區塊鏈技術記錄驗證過程,確保透明性,並通過代幣激勵參與者。此外,factCheck 還引入了人工智能來加快新聞驗證的效率,旨在解決傳統新聞打假的痛點。

Prithvir Jhaveri 提到,他們使用可信且中立的 AI Agent 自動瀏覽網頁以尋找證據。如果用戶不認同 AI 的核實結果,可以提供更令人信服的證據來反駁。

AI核查的挑戰與爭議

Prithvir Jhaveri 認為,這種模式能夠讓創建或加入一個事實核查市場變得極其迅速,只需幾秒鐘即可完成。由於結果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問責制也將得到顯著提升。他還強調,在缺乏可證實證據的情況下,用戶難以操縱系統,因為每種說法都是對真相的公平競爭。

然而,AI 是否真的能夠準確核實新聞真假,仍然需要時間來驗證。與 Polymarket 這種對未來具體事件的預測押注相比,新聞真假這種更難以完全客觀判斷的內容,其核查結果可能會引發更大的爭議。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